-
近日,黑龙江省国资委召开出资企业和市(地)国资监管机构工作调度会议,总结上半年工作,分析面临形势,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。会议指出,上半年,黑龙江省国资国企坚持全局观念、系统思维,推动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。全省地方国企实现增加值302.57亿元,实现营收911.6亿元、同比增长0.99%,营业收现率158.8%、同比提高19.6个百分点。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总体任务完成率达到93.6%,省国资委出资企业完成率达到95%。会议要求,黑龙江省国资国企要坚决落实省委、省政府工作安排,保持战略定力,坚定信心、鼓足干劲,着力推进提质增效稳增长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、推动布局结构优化调整、防范化解各类风险、强化党建引领,坚持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外部形势的不确定性,全力以赴奋战三季度、冲刺四季度,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。
2025-08-02 14:01
-
上半年,云南加快推动各项宏观政策落地,生产需求稳定增长,就业形势总体稳定,居民收入继续增加,全省经济运行稳中向好,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。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,上半年云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37.44亿元,同比增长4.4%。其中,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93.57亿元,增长2.7%;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109.39亿元,增长3.8%;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134.48亿元,增长4.9%。云南国资国企在各大产业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,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。农业生产总体平稳,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,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,夏粮丰产增收,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足,农业生产总体平稳。上半年,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63.02亿元,同比增长2.8%,比一季度加快0.2个百分点。夏粮丰产增收。农业(种植业)产值同比增长5.4%,增速与一季度持平。夏粮总产量267.03万吨,比上年增产2.96万吨,增长1.1%,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坚实基础。高原特色农业量质齐增。在国资国企的积极助力下,加快打造“绿色云品”,做优做强高原特色农业,“云系”经济作物生产形势总体良好,全省蔬菜产量1563.87万吨、同比增长4.5%,水果产量573.96万吨、增长5.2%,茶叶产量31.00万吨、增长5.1%,咖啡产量4.35万吨、增长14.8%,中药材产量15.6万吨、增长11.4%。工业生产稳步增长,高端制造业增势良好云南国资国企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、做强做大新兴产业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,着力推进重点工业领域延链补链强链,工业生产稳步增长。上半年,云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.2%,比一季度加快0.4个百分点。分三大门类看,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0.1%,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.1%,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3.6%。分三大板块看,烟草工业增加值增长1.2%,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4.6%,非烟非能工业增加值增长8.8%。6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.0%,比5月份加快3.5个百分点。高端制造业增长较快。装备制造业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.2%、9.7%,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7.0、4.5个百分点。电子行业增加值增长14.0%,连续4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。硅光伏、绿色铝、新能源电池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.3%、7.5%、72.1%。重点行业增势较好。石油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.7%,连续2个月实现回升,为今年以来最高增速,其中6月当月增长16.0%,增速首次超过10%。煤炭行业增加值增长10.5%,延续今年以来两位数快速增长态势。有色行业增加值增长16.9%,比一季度加快2.0个百分点,其中6月当月增长21.3%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。单晶硅、电解铝同比分别增长22.5%、14.6%。在汽车报废置换更新补贴政策等带动下,汽车产量增长40.0%。云南国资国企在工业领域持续发力,积极参与产业升级和项目建设。在绿色铝、硅光伏等新兴产业项目中,部分国企加大投资,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,推动产业规模化、集群化发展,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,增强了云南工业的整体竞争力。能源保供平稳有序,清洁电力占比稳步提升在“双碳”目标和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下,节能降碳扎实推进,能源生产稳步提升,清洁能源快速增长,电力供应平稳有序。上半年,云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2029.36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6.7%。清洁电力占比稳步提升。火力发电量331.22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0.5%,增速扭负为正,比一季度加快1.8个百分点;水力发电量1277.61亿千瓦时,增长9.1%;风力发电量221.19亿千瓦时,下降14.4%;太阳能光伏发电量199.34亿千瓦时,增长40.5%,比一季度加快14.8个百分点。发电量中清洁电力(水力发电、风力发电、太阳能光伏发电)比重为83.7%,较上年同期提高1.3个百分点。云南国资国企在能源领域的投资和建设,为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。市场销售加快回暖,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形势较好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显效,消费潜力不断释放,市场销售持续回暖向好。上半年,云南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03.33亿元,同比增长4.2%,比一季度加快0.4个百分点。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,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227.35亿元,增长4.1%;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75.98亿元,增长4.9%,高于城镇0.8个百分点。按消费类型分,实现商品零售额5387.90亿元,增长3.9%;餐饮收入915.44亿元,增长5.8%。6月份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.5%,比5月份加快1.0个百分点。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持续向好。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、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9.0%、74.5%,比一季度加快4.2、28.7个百分点。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70.9%,加快4.4个百分点,其中,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类增长123.9%,加快19.7个百分点。在国资国企的推动下,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14.8%,加快2.6个百分点。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较好。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、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1.6%、6.1%;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49.7%,比一季度加快21.3个百分点。投资平稳增长,基础设施投资拉动显著云南国资国企在重大项目建设、招商引资和落地建设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,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进度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。上半年,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.6%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投资下降7.6%,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.3%,第三产业投资下降0.1%。基础设施投资保持较快增长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4.4%,拉动全部投资增长6.0个百分点。其中,交通建设持续释放增长动能,交通投资增长17.0%,比一季度加快0.2个百分点;大型水利项目加速推进,水利投资增长5.6%。能源工业投资高速增长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.4%,其中能源工业投资增长30.7%,今年以来均保持30%以上的高增速。房地产销售回暖向好。商品房销售面积978.47万平方米、同比增长4.0%,商品房销售额639.77亿元、增长1.6%,增速均扭负为正、比一季度分别加快5.5、5.1个百分点。服务业稳定增长,现代服务业发展良好大力实施服务业提升行动,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,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,服务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。云南国资国企在服务业提升行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,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。1—5月份,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502.28亿元,同比增长4.3%。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。信息、互联网等行业加快发展,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分别增长49.6%、12.4%。现代物流业发展成效明显,装卸搬运和仓储业、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分别增长34.6%、19.0%,比1—2月分别加快17.0、15.7个百分点。居民服务需求有效释放,居民服务、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14.5%,加快2.0个百分点。总的来看,随着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显效,云南省上半年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,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。但也要看到,预期偏弱、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,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加力巩固。云南国资国企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,在产业发展、项目建设、民生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,助力云南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。
2025-08-02 13:43
-
今年上半年,甘肃省属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209.48亿元,同比增长21.77%,拉动全省规上工业增长4.2个百分点,贡献率42%;实现营业总收入4545.60亿元、同比增长6.20%,其中“三新”营业收入448.94亿元、同比增长5.15%;利润总额105.41亿元,同比增长1.18%;资产总额达到19020.68亿元,同比增长6.6%。据介绍,上半年,甘肃省属企业千方百计扩投增量提产,全力以赴挖潜降本增效,主要经济指标均好于序时进度和预期,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时间过半、任务过半。其中,金川集团实现工业总产值1960.59亿元,同比增长30.75%;营业总收入2636.29亿元,同比增长24.76%;利润总额60.55亿元,同比增长2.46%。酒钢集团实现工业总产值667.15亿元,同比增长5.54%;营业总收入432.66亿元,同比增长12.53%;利润总额17.02亿元,同比增长6.12%。向改革要活力。上半年,甘肃省国资委持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,持续优化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机制、工资总额决定机制,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,着力打造有色金属新材料、动力电池新材料1个千亿级产业集群,以及先进钢铁材料、能源装备、煤炭化工、中医药、现代农业、稀贵金属、文化旅游、数字经济等1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。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。上半年,甘肃省国资委完善科技创新机制,落实研发投入视同利润加回、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支持政策,加力支持企业向新提质。央地企业合作项目是甘肃高质量发展的有力“助推器”。甘肃2021年以来签约的396个央地企业合作项目已开工378个,开工率95.45%,其中184个项目建成投产,累计完成投资4614.67亿元。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、重要支柱、重要基础。上半年,省属企业在服务实体经济、民生保障、乡村振兴、生态环保等方面主动担当作为,更好发挥国企支撑保障作用。金川集团实施金川矿区、夏日哈木、金森达等地质找矿项目;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中川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投运。甘肃省国资委有关负责人介绍,透过“半年答卷”,省属企业充分发挥了经济发展的“稳定器”“压舱石”和“顶梁柱”作用,折射出甘肃经济发展的强劲韧性和澎湃活力。
2025-08-02 14:01
-
7月15日,宁夏回族自治区国资委最新出炉的监管企业“期中考”成绩单,以硬核数字为全区经济注入强心剂。“在‘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’行动引领下,国资国企凝心聚力冲刺年度目标,主要经济指标不仅全线飘红,更以显著优势领跑全区。”自治区国资委主要负责人介绍道。“双过半”胜利在握,关键指标全线领跑。从相关统计来看,上半年自治区国资委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2.15亿元、利润总额18.78亿元,同比飙升31.5%和27.4%。增加值达64.39亿元,已交税费15.95亿元,同比激增28.1%和76.2%。更令人瞩目的是,这四项关键指标的增速,分别高出自治区国有企业平均水平28.4、19.3、24和74.6个百分点,彰显自治区国资系统“压舱石”的强劲动能。利润总额、增加值年度目标完成率已分别达89.4%和60%,以高比例超额实现“时间过半、任务过半”的攻坚任务,为全年目标圆满实现奠定基石。重大项目引擎轰鸣,投资牵引力爆发式增长。自治区国资国企坚决扛牢稳投资政治责任,以有效投资驱动发展引擎高速运转。其中,百亿项目加速推进,国资委重点督导硅基铝基重点产业绿电替代、宁夏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永利(中卫)新能源300万千瓦光伏基地两大“百亿级”项目,以及贺兰山汝箕沟火区治理等重大工程,为产业升级与生态安全注入澎湃动力。2025年监管企业计划固定资产总投资224.56亿元,仅上半年已完成投资136.32亿元,占年度计划的60.7%。同比增加额高达119.8亿元,增长率达到惊人的7.3倍,投资支撑作用前所未有。下半年,宁夏回族自治区国资委继续锚定“12339”工作思路,九大战役纵深推进。持续强化运行动态监测与调度,确保年度目标超额达成;全力提速重大项目建设,动态更新项目储备库,保障投资接续有力;深化国企改革攻坚,按期完成改革深化提升行动,推动监管企业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,落实“强基培优”“强根铸魂”“双强”工程;拓展开放合作新空间,深化与央企、民企及一流企业的全方位对标合作;筑牢风险防线,强化穿透式监管,刚性推行“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”机制,护航国有企业行稳致远。
2025-08-02 13:50
-
人民日报北京7月17日电(记者李心萍)记者从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获悉:上半年中央企业实现增加值5.2万亿元,利润总额1.4万亿元,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万亿元,在稳经济中勇挑大梁。创新能力持续提升。上半年,中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4139.8亿元,研发投入强度达2.26%,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。得益于此,上半年,中央企业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为81.6万元/人,同比增长2.3%。社会贡献更加突出。上半年,中央企业发售电量、原油产量、航空运输周转量、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均稳步提升。在256个定点帮扶县投入和引进无偿资金25.8亿元,购买帮销脱贫地区农产品45.8亿元。产业转型加速推进。依托央企产业焕新行动、未来产业启航行动,中央企业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。115家启航企业加快打造创新型企业,未来产业438项技术攻关取得积极进展。改革行动走深走实。截至一季度末,各中央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重点改革任务平均完成率已超过80%。截至目前,中央企业的企业管理层级全部控制在4级以内,法人层级和户数压减工作加力提效。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表示,展望下半年,国资央企既要正视困难压力,也要保持战略定力,聚焦抓好稳健经营、优化投资结构、保障国家安全、促进协同发展等四方面工作发力,以央企高质量发展助推经济持续向好。
2025-08-02 13:43
-
1-5月,云南省经济呈现“生产需求稳定增长、结构调整持续深化、能源保供坚实有力”的态势,其中云南国资国企在工业升级、能源保障、投资拉动等领域发挥关键支撑作用,为经济稳中有进注入强劲动力。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,新兴产业加快发展,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增长。1-5月份,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.7%,云南国资国企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中双向发力。分三大门类看,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0.3%,制造业增长4.3%,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.2%。5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.5%。高端制造业增长较快。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1.8%,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7.1个百分点。创新支持力度持续加大,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0.0%,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5.3个百分点。电子行业增加值增长13.8%,延续快速增长态势。部分传统行业增势良好。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.9%,其中,石油行业增长3.1%,比1-4月加快0.2个百分点;煤炭行业增长11.3%。有色行业增长15.3%,今年以来均保持两位数增长。能源保供扎实有力能源生产稳步提升,清洁能源快速增长,为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能源保障。1-5月份,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1581.13亿千瓦时、同比增长7.9%。清洁电力占比持续提高。火力发电量298.67亿千瓦时、同比增长4.6%;水力发电量926.35亿千瓦时、增长12.3%;太阳能光伏发电量157.45亿千瓦时、增长30.8%;风力发电量198.66亿千瓦时、下降15.5%,降幅比1-4月收窄3.4个百分点。发电量中清洁电力(水力发电、风力发电、太阳能光伏发电)比重为81.1%,较上年同期提高1.1个百分点。市场消费稳中有升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,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,市场消费稳中有升。1-5月份,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73.62亿元、同比增长3.9%,比1-4月加快0.1个百分点,国企流通体系在保供促消中发挥关键作用。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,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289.77亿元、增长3.8%;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83.85亿元、增长4.7%。按消费类型分,实现商品零售额4420.34亿元、增长3.6%;餐饮收入753.28亿元、增长5.8%。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热度不减。数码、家电类产品销售持续向好,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、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6.2%、55.8%,分别比1-4月加快0.2、10.6个百分点;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61.9%,其中,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增长105.6%,加快0.5个百分点。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11.6%。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向好。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、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2.2%、6.5%;体育娱乐用品类、金银珠宝类分别增长37.2%、3.0%,分别比1-4月加快6.1、2.2个百分点。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回升大力抓好项目谋划储备、招商引资和落地建设,激发民间投资活力,着力抓好有效投资、产业投资、民间投资。1-5月份,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.3%,比1-4月加快0.2个百分点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4.0%,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.0%,第三产业投资下降0.1%。基础设施投资增势良好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7.1%,比1-4月加快1.2个百分点。其中,交通投资增长21.1%,加快1个百分点;水利投资增长10.6%,加快1.6个百分点。能源工业投资稳定增长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.1%,比1-4月加快0.9个百分点,其中能源工业投资增长38.1%,今年以来均保持35%以上高速增长。房地产市场持续回暖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.6%,比1-4月加快0.3个百分点;商品房销售额531.21亿元,和去年同期持平,增速比1-4月加快0.1个百分点。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服务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,现代服务业引领作用持续增强。1-4月份,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189.54亿元、同比增长1.1%,比1-3月加快0.5个百分点。现代服务业增长较快。信息传输、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,1-4月份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,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.2%和7.2%,其中,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增长53.4%,保持高速增长势头;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9.7%。现代物流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,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、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分别增长12.2%、28.1%,分别比1—3月加快8.9、4.2个百分点。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.3%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.2%5月份,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同比下降0.3%,环比下降0.3%。分类别看,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0.5%,衣着价格上涨1.3%,居住价格持平,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.1%,交通通信价格下降4.1%,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.7%,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.1%,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6.5%。在食品烟酒价格中,鲜菜价格下降7.9%,粮食价格下降1.6%,鲜果价格下降0.2%,猪肉价格上涨7.7%。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.5%。1-5月份,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。5月份,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.2%,环比下降0.3%;全省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0.4%,环比下降0.4%。1-5月份,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.2%,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.6%。总的来看,随着政策组合效应持续释放,1-5月份,全省经济保持总体平稳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。但也要看到,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,需求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,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仍需稳固。下一步,云南省国资委将推动国企在重点产业链发挥“链长”作用,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,促进产业转型升级,以“抓项目、帮企业、育产业”组合拳巩固经济发展,切实稳就业稳经济,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国资动能。
2025-08-02 14:29
-
“今年前5个月,国资委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9.52亿元、利润总额11.62亿元,分别同比增长29.9%、29.4%,利润总额年度目标完成率50.3%,提前实现了半年经营目标任务。”6月20日,宁夏国资委主要负责人介绍说,今年以来,宁夏国资委持续强化改革创新赋能,高频次调研、调度企业经营发展情况,积极加强与央企、民企对接,助力企业核心功能不断增强、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。今年以来,宁夏国资委勇挑重担、奋力拼搏,监管企业以“领头雁”之姿引领前进方向,凭借“压舱石”般的稳固力量筑牢发展根基。截至5月末,监管企业资产总额2937.38亿元,净资产1473.42亿元;1月到5月份利润、营业收入、增加值、已交税费分别增长29.4%、29.9%、30.3%、80.4%,各主要指标连续2个月实现29%以上增长,驱动引擎全速运转。其中,投资强度呈现翻倍式跃升。宁夏国资委聚焦新兴产业布局,前5个月,监管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7.14亿元,同比飙升4.8倍,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43.3%。62个重点项目超进度推进,141个新项目集中开工,持续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。经济与社会价值方面,前5个月,监管企业创造增加值49.46亿元,同比增长30.3%;同时,社会贡献度显著提升,累计缴纳各项税费13.69亿元,同比激增80.4%。在稳就业、促产销方面,宁夏国资委全力推动扩岗招工,驻宁央企国企已吸纳2255名高校毕业生就业。5月,联动多部门在北京成功举办宁夏特色农产品展销会,为企业拓展市场开辟新通道。
2025-08-02 13:50
-
近日,青海省国资委组织召开2025年上半年监管企业经济运行调度会,全面分析监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,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。会议通报了今年1—5月监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。会议指出,监管企业坚决贯彻落实青海省经济运行调度会议精神,坚持高质量发展主线,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、关税博弈持续深化、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等多重不确定性因素交织叠加的背景下,狠抓生产,攻坚克难,为全省经济稳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,1—5月资产总额4668.76亿元,同比增长2.2%,资产负债率54%,低于全国11.9个百分点,营业收入突破450亿元,实现持续盈利,上缴税费22.96亿元。会议要求,监管企业要聚焦“双过半”目标,抢抓发展机遇,培育发展动能,抓管理、抓项目、抓效益、保运行,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位置,顺势而为,乘势而上,以更多的工作确定性应对当下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,全力以赴奋战三季度、冲刺四季度。会议强调,要扛牢主体责任筑根基,深化作风建设促发展。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载体,将作风建设与改革发展同部署、同落实,通过思想铸魂、机制创新、实践攻坚,确保责任落实到位、改革推进有力、运行平稳高效。要锚定攻坚目标求突破,明晰奋进路径强执行。紧盯全年目标任务不动摇,系统复盘1—5月指标完成进度,倒排工期、挂图作战,将目标任务逐级分解至岗、压实责任到人,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全面达成。要深化改革攻坚激活力,释放机制活力提质效。以深化改革为战略主轴,坚持问题导向、目标导向,在抓落实上下功夫,提质效上做努力,把改革的“攻坚表”变成“成绩单”“任务书”变成“施工图”。要坚守风险底线筑屏障,筑牢安全防线保稳定。坚持经营发展与风险防控并重,聚焦重点领域精准施策,以法治化、合规化、精细化管理为支撑,构建全方位、多层次、立体化的风险防控体系。要强化指导服务转作风,提升监管效能促发展。各业务处室要持续推进监管方式优化升级,着力构建权责清晰、运行高效、服务精准的国资监管体系,强化全链条、全周期监管效能,靶向破解改革发展痛点、疏通堵点、攻克难点,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最优服务生态,真正用好政策“工具箱”,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。
2025-08-02 13:53
-
5月27日,重庆举行“深化国资国企改革,加快打造一流现代企业”新闻发布会,会上介绍深化国资国企改革,加快打造一流现代企业的有关情况。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深入推进方面,重庆市国资委聚焦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、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建设等重大战略,推动重庆市属重点国企发挥其功能作用,如重庆物流集团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。同时推动重庆市属重点国企在关系国计民生、关系国家安全、关系国家未来特别是新质生产力领域加大投入,取得了一些进展和突破。比如,庆铃集团与宁德时代合作的新能源汽车项目、与华为合作的重卡商用车项目闪亮登场西洽会,重庆机电集团的智能制造全国首台套生产线也闪亮登场。“四链”融合科技创新成效凸显,推动创新链、产业链、资金链、人才链有机结合,去年重庆市国资委发布了105个“四链”融合项目,今年又发布了100个融合项目,通过科技项目攻关推动重庆市属国企不断向前发展。“三企”联动持续发挥作用,重庆市属重点国企联动央企、民企、外企合作发展取得重大突破。近两年重庆市属国企、各区县累计与央企、民企、外企签约项目1206个、总金额4045亿元,很多重大项目相继落地。与中国通用、国机集团、中国物流、中国能建、壹永科技、中信集团等央企形成一批合作标志性成果,如中国机械工业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落地重庆,着力打造工业仪表“国家队”。与此同时,“双一流”培育行动全面启动。通过改革推动资源、资产、人才向优势企业集中,加快培育打造10户“全国一流、行业领先、西部第一”的一流现代企业。一流品牌培育行动也全面启动,通过“国企优品·山城印象”品牌推介,推动冷酸灵、天友、“红蜻蜓”食用油等国有传统知名品牌在新时代发展中绽放出新的光辉。现代化国资监管体系不断完善,其中一个标志性的成果是以数字化穿透式为标志的“国资智管”初步形成实战能力,向重庆市属国企全级次企业穿透,向区县国企穿透,通过数字化使国企生产经营、投资、债务、风险等都在重庆市国资委监管下,一网打尽、一目了然。改革有力促进国有企业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,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基本面实现较快增长、可持续性增长。重庆市属国企今年1-4月份的营业收入增长了4.3%;创造的增加值增长7.2%、利润总额增长了9.6%,保持了向上向好势头,体现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的重要成果。下一步,重庆市国资系统将坚持以强化核心功能,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关键,聚精会神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。相关领导透露,在国务院国资委的指导下,重庆市国资委为33家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划定了高质量发展的“跑道”。据悉,这个“跑道”有5条线:一是核心功能,国有企业必须增强核心功能;二是主责主业,每个企业都要聚焦主责主业,界定的主业不超过3个;三是精干高效总部;四是重要子企业,培育建设一批支撑核心功能和主责主业的重要子企业,企业总数虽然减少了,但重要子企业规模扩大了、实力增强了;五是为33家国有企业集团个性化界定了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,衡量每个企业是否很好地实现了高质量发展。
2025-08-02 14:24
-
1-4月份,云南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紧扣“一个跨越”“三个定位”,深化落实“3815”战略发展目标,坚定不移发展壮大“三大经济”,持之以恒推进“五化”进程,全力抓项目、帮企业、育产业,努力促消费、扩内需、保民生,生产需求平稳增长,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,经济运行总体平稳。工业经济增长加快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,“绿电+先进制造业”新优势加快形成,工业经济结构持续优化。1-4月份,云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.0%,比一季度加快0.2个百分点。分三大门类看,采矿业增加值增长9.9%,制造业增长4.6%,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.4%。4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.2%。部分传统产业回升向好。电力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.7%,比一季度加快0.2个百分点。有色行业增长15.4%,加快0.5个百分点。高端制造业增势较好。装备制造业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.2%、11.4%,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.2、6.4个百分点。电子行业增加值增长14.5%。新能源电池产业、绿色铝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9%、7.8%。能源保供平稳有序加快推进绿色能源强省建设,能源生产稳步提升,清洁能源保持较快增长,绿色能源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。1-4月份,云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1232.52亿千瓦时、同比增长9.9%,比一季度加快0.4个百分点。水力、太阳能、光伏发电量快速增长。水力发电量699.88亿千瓦时、同比增长18.4%;太阳能光伏发电量125.36亿千瓦时、增长31.6%,比一季度加快5.9个百分点;火力发电量238.25亿千瓦时、增长5.0%;风力发电量169.02亿千瓦时、下降18.9%。发电量中清洁电力(水力发电、风力发电、太阳能光伏发电)比重为80.7%,较上年同期提高1.6个百分点。市场消费保持稳定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“以旧换新”,精准开展促消费活动,消费潜力加速释放,市场消费总体平稳。1-4月份,云南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89.81亿元、同比增长3.8%,增速与一季度持平。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,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473.62亿元、同比增长3.6%;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16.19亿元、增长4.4%,高于城镇0.8个百分点。按消费类型分,实现商品零售额3581.07亿元、增长3.5%;餐饮收入608.74亿元、增长5.7%。以旧换新相关商品增长较快。数码、家电类产品销售持续向好,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、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6.0%、45.2%;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63.0%,其中,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增长105.1%。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12.7%,比一季度加快0.5个百分点。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保持活跃。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、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3.1%、6.4%;体育娱乐用品类、金银珠宝类分别增长31.1%、0.8%,比一季度分别加快2.7、6.7个百分点。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加快坚持大抓项目,加强项目谋划推进,着力抓好有效投资、产业投资、民间投资,1-4月份,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.1%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2.8%,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.2%,第三产业投资下降0.2%。基础设施投资较快增长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5.9%。其中,交通投资增长20.1%,比一季度加快3.3个百分点;水利投资增长9.0%,加快1.3个百分点。能源工业投资大幅增长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.2%,其中能源工业投资增长38.2%,今年以来均保持35%以上高速增长。房地产持续回暖。商品房销售面积扭负为正、同比增长2.3%,比一季度加快3.8个百分点,商品房销售额下降0.1%,降幅收窄3.4个百分点。部分服务业重点行业保持较快增长不断扩大服务业有效供给,积极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,新兴服务需求加快释放,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。1-3月份,云南省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902.00亿元、同比增长0.6%。部分服务业重点行业增势良好。高技术服务业增长较快,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同比增长59.9%,保持高速增长势头;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3.0%,比1-2月加快8.1个百分点。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增长23.9%,加快6.3个百分点。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均下降0.1%4月份,云南省居民消费价格(CPI)同比下降0.1%,环比上涨0.1%。分类别看,食品烟酒价格同比持平,衣着价格上涨1.1%,居住价格上涨0.2%,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.2%,交通通信价格下降3.5%,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.7%,医疗保健价格持平,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5.4%。在食品烟酒价格中,鲜菜价格下降2.1%,粮食价格下降1.6%,猪肉价格上涨9.2%,鲜果价格上涨1.6%。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.5%。1-4月份,云南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。4月份,云南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.1%,环比下降0.3%;云南省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.7%,环比上涨0.3%。1—4月份,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0.1%,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.9%。总的来看,随着各项存量和增量政策持续发力显效,1-4月份,云南省主要指标平稳增长,经济运行总体平稳。但也要看到,预期偏弱、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,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还需进一步稳固。下一步,云南省落实好稳增长政策措施,促进产业转型升级,着力抓投资促消费扩内需,切实稳就业、稳企业、稳市场、稳预期,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,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。
2025-08-02 10:05